据报道,就在官方不断论证延迟退休的必要性时,多地非正常提前退休现象却悄然增多。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日前披露,当前“未老先退”问题突出,有的地区提前退休占到当年退休人员的30%。(新京报5月7日)
公职人员违规先退,无论是套取养老金,还是办理特殊工种证蒙混过关,都应当视为违规。问题在于,提前退休制度有明显的组织意图,是被鼓励的行为,甚至有些地方出台红头文件明文规定。上有政策、下有对策,在制度文件的诱使下,有人动了提前退休的歪脑筋,出现了违规办理特殊工种证提前退休等手段。钻了制度漏洞。
确切地说,各地都有鼓励公职人员提前退休的办法,为的是腾挪岗位,解决编制臃肿、人浮于事等问题。所以,公职人员提前退休是体制弊病产生的悲哀。因为,公职人员端的是“铁饭碗”,除非违法犯罪被开除公职,或主动辞职退出编制。否则,没有有效手段让公职人员主动让贤。长期以来,在提前退休政策影响下,违规办理特殊工种证、修改年龄、拉关系靠背景伪造材料提前退休等现象时有发生,成了退休领域的腐败毒瘤。
改变公职人员违规先退,要较真逗硬考核。一是要从制度上下手,比如,完善公职人员考核办法,修改公务人员退休年龄规定,实行公职人员合同制、聘任制等;二是出台激励机制,比如,调整领取养老金在提前退休、正常退休上区别对待,或者推行职业年金制,让延迟退休更划算;三是改革退休审批流程,规范并完善公职人员退休审批条件,对现行退休审批制度查漏补缺,严格退休审批腐败监督。倘能如此,提前退休或不会成为公职人员的美梦。